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料 > 教学反思

司马光教学反思

时间:2024-03-19 07:14:24
司马光教学反思

司马光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司马光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司马光教学反思1

这节课我像往常一样,根据课堂设计,按计划打开了电脑,让学生跟着朗读课文《司马光》。当孩子们读完课文以后,我随手关掉了电脑,正准备提问时,孩子们大喊大叫起来:“老师,别关!”,“老师,再放一遍!”,有的孩子甚至着急地站了起来。看着孩子们焦急的样子,我便满足了他们的要求,又打开了电脑。孩子们兴致勃勃地看着,说着,一直到把这一课的生字全部学完。当我再一次准备关机时,还没等我的手伸到电脑跟前,孩子们就又大叫起来,仍然不让我关机。这下可难坏了我。关吧,看着那一道道期盼的眼神,听着那一声声焦渴的童音,我实在下不了这个决心;不关吧,这一节课的计划不就泡汤了。就在我犹豫不决时,孩子们像突然长大了似的,自己已经安静了下来,专注地看着下一课,那神情是少见的。于是,我便打消了关机的念头,一直到临下课前十分钟时,我征得孩子们的同意才关掉了电脑。这时,我按原计划检查学生的接受情况时,发现孩子们掌握的非常好,每一位同学的回答都是那么完美无缺,有些同学的回答甚至出乎我的意料。自习课上,孩子们在做练习册时也做得比往常好。 由此我想到,在课堂上,学生想研究什么问题?想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研究这个问题?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去接受新知识。我这堂与原计划完全不同的.课,由于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按照学生的意愿展开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学生学得特别积极主动,聪明和智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通过这节课的实践,也使我再一次感受到孩子们身上所具有的潜在的不可估量的创造力。我们不应该轻视它们,而应该挖掘和激发它们,让这些神奇的创造力爆发出来,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创造出奇迹。只要老师在教学中真正地关注学生的需要,用心去感受学生的每一点变化,就会不断地找到灵感,不断地从学生身上觅到新的课程资源,课堂教学就会不断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司马光教学反思2

教学时,我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课堂上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教放结合的教学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多种读法相结合,以“读”促“学”。

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重视朗诵,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文是一则故事,因此全文要用讲故事的口吻进行朗读,特别是要注意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中的停顿.我采用一种朗读的方法,一是结合词句指导朗读如第三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有个小朋友爬上假山上去玩,一不小心就掉进大水缸里。”要求学生仔细听,注意老师读时哪个词音读得比较重,哪个地方虽没有标点也应略做停顿,再让学生反复练习,他们很快就体会了小朋友掉进水缸是因为“一不小心”。所以在读这个长句时,要读出对小朋友的担心及小朋友的顽皮。二是通过表演指导朗读。第4、5自然段描写小朋友和司马光不同的表现,在读时加上自己的动作,不但理解的快了、准子,而且读起来也更形象了。

二、激活表演欲,突破重点难点

为了能更生动形象演示课文内容,突破重点难点的学习,我们让学生们观看课件,在创设情境,让他们当堂表演,既锻炼了他们的表演,复述的能力,以加深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可谓“一举两得”。

在表演过后,学生们还沉浸在砸缸救人的一刹那,去讨论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将小朋友救出。学生们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得出结论,司马光的办法最简单易行,明确了学生学习课文就是学习司马光遇事冷静沉着应对这一主题,由衷地对司马光起了敬意,情感得到了升华。这也是本节课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三、用“协作探究式”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

课文的`分析理解都是在学生主动积极中自主探索完成的,教师只是领路人,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从学生接受知识过程出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讨论热烈,发言踊跃,即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自己阅读的习惯。

总之,我觉得这样上课,学生爱学,人人动起来,人人参与,真正做了学习的主人。

司马光教学反思3

《司马光救友》是一篇文言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进行了大胆尝试,改变了以前教学文言文时直接讲解课文含义的方式。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可以归纳为“两个亮点、两个不足”。

两个亮点:

一、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朗读形式多样,效果显著。

在朗读感悟这个环节里,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首先由学生自读,其次由小组长检查更正,然后分组比赛读,最后老师出示无标点课文和竖排课文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检查。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不仅没有对课文的`朗读感到枯燥乏味,而且通过这些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背诵了课文,感悟了课文的大意。

二、通过讲故事的方法,深入理解了课文内容。

在引导学生交流课文的疑难词句后,我改变了原来的继续讲解课文内容的方法,而是开展“讲故事比赛”。生动的故事语言配上精彩的动作,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得到了升华。

两个不足:

一、在对课文进行感悟时,横向指导不够。

学了课文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通过课文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学生的回答都局限于:我们遇到危险时,要学习司马光沉着冷静,善于动脑筋思考问题;

遇到危险要急中生智,想个好办法;遇到危险......现在回想,我觉得还应该对学生进行不到危险的地方玩耍的安全知识教育。也就是在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不要忘了对学生传递其他方面的思想教育。

二、学完课文后,没有对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进行总结。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任何课文的学习都要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文言文的学习也是一样,通过对学法的总结,可以为教师轻松教学下一篇文言文做准备。

司马光教学反思4

成功之处:

在实际教学《司马光》中,教师紧紧抓住“读”来完成一系列的问题。

一、以读为主,熟读成诵。

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没有相应的基础,而文言文在读音、意思、朗读方法上与现代白话文的巨大差别,都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导。所以教师的范读对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正确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种有滋有味、声情并茂的朗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给方法,学以致用。

为了整体感知故事内容,我先引导学生总结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多读)。然后告诉孩子们学习古文的方法跟学习古诗的方法大同小异,也可以用上这些方法。最后我再通过小组讨论两个问题:①说说每个句子的`意思。②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不足之 ……此处隐藏11937个字……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加上老师指导时的示范作用,感情朗读则水到渠成。

一、自主合作学习,培养创造能力。

自主、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是提高课堂主体参与,拓宽学生情感交流的一种渠道。在教学中,我更多地采用了让学生自主、合作的方式去学习、交流、检查读课文情况,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读、自悟、自主探究,在交流中提出不同的创新见解,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了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使得双向互动的交流得以实现。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水平。

新《课标》把“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作为低年级阅读教学目标的第一条,可见激发阅读情趣在低年级是多么重要。因此,我这堂课的教学也注意到这一点:课堂上,我用课文挂图来贯穿生字词、句子、课文的学习,让学生首先对课文有感性的认识,再引发学生想象与说话,在此基础上掌握课文中的词语,解决课文中句段的朗读。

三、点面结合,创设扎实有效的课堂。

识字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课堂上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学习生字,练写生字。但一篇课文中要求会写的生字是非常多的,如果都一一指导的话,势必费时费力,且效果不大。因此,课堂教学中,在学生熟练、准确的掌握生字词,流利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我通过“候、园、哭、爬”这四个颇具特点的生字来进行本课生字写法的指导。通过让学生观察、分析、交流、练写这几个环节,使学生这部分的学习非常扎实,有实效。

司马光教学反思13

《司马光》这个故事,能启发学生遇事不慌,遇事也要沉着勇敢,还要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别人想的是人赶紧离开水,而司马光光想到的是让水离开人。我在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围绕课文创设了多个问题,使学生能轻松地理解课文并掌握课文内容,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第一自然段时,我设计问题:“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么会掉进大水缸“里呢?先让学生初步感知,联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接着学生就能说出他是因为玩时不小心才会掉进大水缸里的,老师据此提醒大家平时玩耍时要小心,不要攀爬高处,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做了这样的`设计:“找出司马光救小朋友的语句,并让学生看图模仿司马光的动作”。低年级孩子爱动,爱表现,孩子们在表演中比较轻松愉快地理解了词语和句子。紧接着,我问:他为什么这么用劲?学生立刻想到:他想快点把大水缸砸破,救出小朋友。最后我问孩子们,你还有什么办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呢?生想出了很多办法,他们感受到了动脑回答的快乐。

司马光教学反思14

初次拿到课文《司马光》,因为是古文,虽短,但我的反应是不会教。这第一次需要教学古文,而学生也是第一次学到古文。我想,面对这第一次,该让孩子学到什么?

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在读和理解上可能会有些无从下手,但生活中也有过一些积累,如国学诵读当中接触过一些这样的句子,所以也不会太陌生。所以我决定采用图文对照、结合注释、查找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感受文言文与现代文的相同之处,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在这篇古文中,有许多典型的单音节词,如“群儿”中的“儿”指“小孩子”。还有“登”、“持”、“击”等,教学中我让孩子借助注释学习,如,先举出注释中有的“庭”,再让孩子去研读。也许有些教的味道,但是,我想固然学生的“先学”很重要,但初学时应当进行适当的方法指导和点拨。

小古文还是要以诵读为主,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文要读好,首先当然要理解意思,这是孩子通过自读及合作交流可以基本达到的。那么这可以放手让孩子操作。在此基础上,学习适时停顿朗读。于是范读,跟读,接龙读,师生互读,就这样整整读了半节课,孩子兴趣非常浓厚。我明显地感受到学生越读越流利,断句也非常恰当。读得好了,理解也就加深了。这绝对不是简单的朗读,而是入情入境地品读。

文章很短,内容也很好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司马光的机智,在读通课文之后,我让他们演一演。学生分组饰演群儿,一人饰演司马光,一人饰演落瓮儿,一人旁白。果然,通过演一演能够帮学生理解句子意思。学生们大部分都能够按照课文内容演出来。

在对比现代文与文言文的区别时,学生们都能够说出自己的感觉。有了这次学习的经验,再让学生合作、交流、探究去。绕着看的`当儿,我发现学生再读文言文时确实老练了许多,而且是非常饶有兴趣地去探索语言的艺术。

学完此文,我又为学生们推荐了了一些简短的文言文,孩子们学古文的兴趣可浓了,而且也学到了一些读古文的方法,他们有收获我心应足矣。

  司马光教学反思15

我在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围绕课文创设了多个问题,使学生能简单地理解课文并掌握课文资料,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引导概括资料,整体感知

在这个环节中,我先请几位小朋友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谁(司马光),做了一件什么事(砸缸),结果(就出了小朋友)。部分小朋友在初读课文时就能够把课文的大致资料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我利用说绕口令的方法激发了孩子的兴趣,孩子们被充分调动,很快走进了文本。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资料。

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设计问题:“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怎样会掉进大水缸里呢?请你联系这一段的资料说一说。”先让学生初步感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资料的方法。之后学生就能说出他是因为玩时不留意才会掉进大水缸里的,有的同学更能据此提醒大家平时玩耍时要留意,才不会掉进水缸里,学生的智慧真是可爱至极。

2、在“表演”中理解课文资料。

教学第三自然段时,我让同学们看看插图,司马光在干什么?谁能模仿一下他的动作?话音刚落,就有几个同学立刻站起来,我让他到讲台前表演司马光,其他学生做其他小朋友,有的下的喊大人,有的下得立刻就跑了而表演司马光的孩子,做了“高举双手使劲往

往下砸”的动作,还“哎!”了一声,真是把司马光“表演”得活灵活现。

3、透过比较理解课文资料。

学习司马光遇事沉着、不慌张是本课的教学目标。理解司马光爱动脑筋,机智,方法巧妙而是本课的.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1)课文中人物的比较。我问学生:当一个小朋友一不留意掉进地口大水缸里时,司马光的表现与别的小朋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能够看出司马光是个怎样的孩子?

(2)自己与司马光的比较。我提出问题:“同学们也动动脑筋,你还有什么办法能救出掉进大水缸里的小朋友呢?”学生想出了很多办法,有的说能够用抽水把水抽出来;有的说能够拿个绳子把小朋友拉上来;有的说能够拿个大木棍让小朋友爬上来;有的说他们能够一齐把水缸推倒听完学生们天真的想法,虽然有些办法行不通,但是我仍微笑着点头鼓励他们,使他们感受到回答的快乐。最后我又问:你们的方法与司马光的方法比较,哪种方法好呢?透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司马光的机智、聪明,从而使他们对司马光有了深刻的了解,到达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司马光教学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