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资料 > 教学设计

《梅兰芳》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13 04:55:21
《梅兰芳》教学设计

《梅兰芳》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梅兰芳》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梅兰芳》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享誉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为了拒绝给日本人演戏,蓄须明志,指导战争胜利,梅兰芳才剃掉胡须,重新登台演戏。赞扬了梅兰芳蓄须罢演的民族气节。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蓄、迫”等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的读音。

2、借助表格,说清楚梅兰芳拒绝演戏的办法,经历的危险和困难,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默读课文,借助资料,感受梅兰芳的民族气节。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阅读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难点:感受梅兰芳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气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自主识字。

1、出示梅兰芳所扮演角色的资料图片,初识梅兰芳。(板书:梅兰芳)

2、学生结合搜集到的梅兰芳的生平简介、生活经历、主要事迹以及京剧中的旦角等资料,介绍梅兰芳。

3、完善课题,齐读课题。

4、初读课文,自主识字学词。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画出不认识或不理解的生字新词。

(2)自主交流解决生字、新词问题。(3)相机检查易错字、多音字的读音。

(4)理解词语的意思。(5)抽读语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了解内容,感受气节。

1、交流背景资料,促进对课文的理解。

(1)关于抗日战争的相关资料。(2)关于京剧艺术中旦角的相关知识。

2、运用方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梅兰芳是在什么情况下蓄须的”

(2)自学:梅兰芳用了哪些方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出示表格,让学生将相关信息填入表格中)

(3)小组合作。

①组内交流自己提取到的信息,并补充完善。

②试着横看表格中的信息,说说讲了哪几件事。

③运用前一课“将几件事连起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说说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4)全班交流,适时点拨,感受气节。

①理解梅兰芳要不断地忍受着日本人的纠缠、逼迫的困难时,适时补充香港沦陷的相关资料,感受梅兰芳义无反顾的勇气。

②在理解梅兰芳打针装病,险丢性命时,调动学生对日本侵略军凶残的已有认知,感受梅兰芳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5)小结:将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弄清这几件事的内在联系,就会发现原因、方法、问题和困难都在不断地升级、加剧,更能体会到梅兰芳的民族气节。

三、积累运用,深化认识。

1、联系全文及资料,你觉得梅兰芳是一个怎样的人?说说理由。

2、出示丰子恺发出的深深的慨叹——茫茫青史,为了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进一步感受梅兰芳的民族气节。

3、推荐阅读《梅兰芳回忆录》《梅兰芳与京剧》。

四、图文对照,阅读链接。

1、看图,默读“阅读链接”《难忘的一课》。

(1)画出文中反复出现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这句话表现了什么?请用文中的两个词语回答。(民族精神、爱国情意)

2、再次默读,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可以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几个方面来说清楚。

《梅兰芳》教学设计2

一、教学内容

《梅兰芳》这篇课文是s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现代著名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生平中的一段动人的事迹:抗战时,占领上海的日本侵略者想利用梅兰芳粉饰太平,梅兰芳得悉后愤然离开上海,避居香港。抗战八年,他蓄须明,始终拒绝日本人演出。这充分显示了梅兰芳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这是一篇很好的爱国教育的文章。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会认课文中的二类生字,会写四字词语以及理解部分重要的四字词。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

课件及相关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梅兰芳的艺术形象图片,

1、音乐响起,教师深情叙述:55年前,只有67岁的梅兰芳先生突然离我们而去,一代京剧大师,他那一个个有优美的艺术形象,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中,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他的京剧艺术和他强烈的爱国之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一起用心去理解和感受这个伟大的人物,让我们一起来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课件出示课题)

2、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梅兰芳,回忆一下课文围绕着梅兰芳的爱国之情写了哪几件事?哪几件事写得详细具体,哪几件事写得比较简略?

指名回答并相机板书。

婉拒播音

发怒拒演

躲港拒演

蓄须拒演

自伤拒演

板书:婉拒怒拒躲拒蓄须拒自伤拒

爱国

(两件事写得十分简洁,比较详细地写了后面三件事)

(二)、找准切入口,直奔主题

1、对于梅兰芳先生的这些事,我国著名画家丰子恺是怎样评价的呢?快速浏览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出示课件)

著名画家丰子恺曾慨叹:“茫茫青史,为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作为当时的中国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便是其中之一!

什么是“优伶”?“欤”是什么意思?丰子恺这话是什么意思?(生答)把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茫茫青史,为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没有几个人。”

这是从民族气节的高度给予梅兰芳的高度评价!想想,我们该用什么语气、带着怎样的情感读?(反问的'语气,感慨、赞叹的情感)谁能读一读?

指名名读,齐读

(初步体会梅兰芳的爱国之情。 ……此处隐藏24294个字……通过预习后,我们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呢?

预设:◆一炷香

请大家注意这个炷的字形,与什么有关?对,用火烧香。这是古代人的一种计时方法。点上一炷香,完全燃尽就表示15分钟。

◆怎么浇小冰场的?

◆两个“硬”各是什么意思?(我们读文时来解决。)

◆梅兰芳:为什么要站那么高练跷功呢?

什么是一日不练三日空呢?

为什么跷功有长进了,他还不满足?

◆吴先生:吴先生严格,为什么又让梅兰芳休息?

三、研读课文,体会毅力

(一)、作为顶尖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前面讲到了梅兰芳小时候不是学戏的料子,文中哪些部分讲了梅兰芳小时候学戏的经过?(2、3小节)

先生: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

梅兰芳:像针一样刺疼他的心------下定决心

板书:下定决心

指导朗读,读出暗下决心的语气

过渡:下了决心就要有行动,梅兰芳是如何行动如何练就过硬的功夫呢?

(二)、请大家默读5-7小节,用横线划出梅兰芳开始练跷功时感觉是怎样的,用波浪线划出梅兰芳是怎么说的。

交流出示句子,重点指导

1、出示梅兰芳练跷功的句子:

开始,梅兰芳一站到那么高的地方,心里就很慌张,站一会儿腰又酸,腿又疼。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1)现在我们来做个小试验,听好要求:每位小朋友把一只脚跷起来,单脚站立,并且垫起脚尖,好,我们轻轻地站起来,按照要求做,坚持住!大家来谈谈你的身体、你的腿有什么感觉?

指名交流。

(2)再来看看云和堂的吴老师当时是怎么要求梅兰芳的呢?谁来读有关句子?

◆一炷香——15分钟,时间很长

◆不准休息——连续15分钟

(3)指名读。

(4)现在你能不能根据刚才的亲身体验,再结合课文里的句子来谈谈梅兰芳练跷功难在何处吗?

(5)一边交流,一边适时地进行朗读指导。

◆慌张

◆腰酸腿疼

◆腿肿

说得很好,让我们读好这些句子,来体会梅兰芳硬是咬牙坚持练功。

(6)文中出现了两个“硬”字,他们的意思一样吗?(出示解释条帮助学生选择“硬”的正确义项,区分“过硬、硬是”中“硬”的不同意思。)

中国的汉字内涵丰富,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可能不同,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正确理解。

板书:硬是过硬

(7)说话训练

梅兰芳练跷功,比我们学习难多了,苦多了。你能想像他当时的情景吗?书上只用了一句话来介绍,老师请大家借助下列提示来具体说说?

出示——

起初,梅兰芳一站上去,就。不一会儿,就。你看,他的.头上,脸,全身的衣服。眼看快要坚持不住了,可他心想。

交流。

梅兰芳面对这样的困难,硬是咬牙坚持着。那是多么顽强的毅力呀!让我们拿起课本,一起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

(三)、学习第六小节:

1、过渡出示

就是凭着这样一种顽强的毅力,梅兰芳练了整整——(一个秋天),他的跷功——(大有长进),从一炷香,到两炷香,甚至三炷香,梅兰芳站得越来越稳,腰腿也就越来越有劲了。吴先生看了也——(连连称赞),但是梅兰芳却——(并不满足),他为什么还不满足呀?

2、学生交流

(想方设法要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想方设法

理解:想方设法

(四)、研读第7节,联系上下文理解说说梅兰芳是如何凭着顽强的毅力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跷功的呢?

1、出示:梅兰芳为了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

指名说

2、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地问:你们溜过冰吗?摔倒后感觉怎么样?体会梅兰芳不怕疼不怕苦的精神。

3、出示: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

指导朗读(抓住“经常、每次……都、立即、继续”等词语读好句子。),赛读。

4、引读第7节:是呀,为了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梅兰芳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在冰上跑,困难真大呀!——(那光滑的冰面,不要说踩着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摔跤。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但是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吴先生看见后,劝他休息几天,梅兰芳却说——(先生,您不是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

5、出示:“先生,您不是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

“一日不练三日空”(泛红)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指名交流)

梅兰芳说得多好呀!难怪吴先生听后——(不住地点头)。

(五)出示第8节,复习巩固理解句义的方法。

正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毅力,梅兰芳从小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后来终于成为一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板书:顽强的毅力

引读长句。练习因为……所以/是因为句式。

正是凭着,梅兰芳,后来终于成为一名。

因为梅兰芳,所以成为一名。

梅兰芳终于成为了一名,是因为。

四、总结提升

1、小结全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梅兰芳练功的故事知道,当先生认为梅兰芳不是学习的料子时——(出示句子,生接:梅兰芳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戏,闯出个样子来。)当他的跷功有进步时——(出示句子,生接:梅兰芳并不满足,想方设法要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凭着——(出示句子,生接:这种顽强的毅力,梅兰芳从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后来终于成为了一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2、总结板书:

梅兰芳8岁开始学艺,11岁登台演出,他从小(指板书)下定决心,(写“+”想方设法练好功夫,(写“+”),凭着自己的顽强毅力打下了扎实的功底,最后终于(写“=”)获得了成功,(板书:成功)成为了一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3、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再来读读课文第8小节,一起来深深地赞叹一下吧!(齐读)

4、梅兰芳成功了,他的努力不禁让我们回想起以前学过的一些名言。

指名交流。(多请几位学生)

大家说得真好,从梅兰芳苦练跷功的故事中,让我们体会到了勤能补拙的道理,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把这个成语端端正正地写在课题的下面。

板书:勤能补拙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要练的功夫有许许多多,跷功只是做功中的一个。梅兰芳在他60余年的学艺生涯中,一直在不懈的努力,真是不容易啊!请同学们课后到上网去找一找,看看梅兰芳是如何练眼功的?并用上(出示词语)“经常、每次、都、继续”这几个词语,写三到四句话。

《《梅兰芳》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